在中國四川省隆昌縣境內,現存清代時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稱中國之冠,F存石牌坊共17座,石碑4座,F分別分布在隆昌縣城北關和南關,其中北關(道觀坪)7座,南關(春牛坪)6座,另有4座分布在相應村鎮。 廟溝后、橫省石牌坊位于中國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,前者位于東錢湖鎮韓嶺村廟溝后山南麓,后者位于五鄉鎮橫省村墓園中,均為墓前神道坊,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,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廟溝后石牌坊和橫省石牌坊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石牌坊 據研究考證,兩座牌坊約建于南宋至元代,它們的發現,為研究我國明代以前此類石牌坊提供了珍貴實例,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。 兩座是我國木坊向石坊轉型時期的重要實例 廟溝后石牌坊坐東朝西,為石質仿木結構,二柱一開間,單檐歇山頂,檐下二跳一昂六鋪作單栱造,其中補間二朵。橫省石牌坊坐西朝東,同為石質仿木結構,二柱一開間,單檐歇山頂,頂部殘缺,僅剩三分之一(2007年完成修復),檐下雙抄單下昂。據考證兩者建造年代當為南宋至元代。 牌坊是一種門洞式的紀念性和裝飾性的建筑物,一般用木、磚、石和琉璃等材料建成,上刻題字,中國古代石雕牌坊常建于街道路口或廟宇、祠堂、衙署、橋梁、園林前,是用來宣揚封建禮教和標榜功德的。石牌坊也有的用在店面上,作為招牌和廣告的,有的作為象征性的門樓,有的是為有"嘉德懿行"的人作紀念。石雕牌坊之起源則是源于衡門及華表柱。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征,石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。據考察分析,石雕牌坊是在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這種結構、形制最簡單的原始的門的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, 這種由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構成的最簡單最原始的門名為“ 衡門” !稘h書? 玄成傳》云:“ 衡門,橫一木于門上,貧者之居也! 就其結構來講,“ 衡門” 無疑已具備構成牌坊的基本要素,堪稱石雕牌坊的原始雛形。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古代典籍中有關“ 衡門” 的最早記載是《詩? 陳風? 衡門》:“ 衡門之下,可以棲遲! 怎樣檢驗石牌坊的質量 1、地面板材 2)邊角 地板材料的邊角,應打磨均勻圓滑,有倒角,并符合優等品的基本求。 1)顏色,花紋,外觀 與磨光大板相同 2、磨光大板 2)外觀 鏡面磨光均勻,無缺角,缺棱,裂紋,坑窩,色線,色斑。 1)顏色 、花紋 要與賣方所提供的小樣基本相同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