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能感受到完美的藝術意境,底座的海浪氣勢與整體協調,加強了《青銅騎士》的氣勢,比例恰當協調。 圖9-14法國雕塑《馬賽曲》呂特的作品 《馬賽曲》(圖9-14)為法國雕塑家品特的作品,在巴黎的凱旋門上,有幾幅裝飾浮雕,其中《馬賽曲》是最好的。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,奧地利在法國支持被人民推翻的波旁王朝的復辟。l792年爆發了法奧戰爭。 法國人民為保衛年輕的共和國,組建眾多志愿軍,從四面八方奔赴巴黎,馬賽人高唱《馬賽曲》前往。呂特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歌頌這一大革命的歷史事件,象征馬賽曲歌的精神,姑娘雙翅展飛,自由、正義,勝利女神號召人民沖向敵人。大胡子戰士帶領他的兒子參加戰斗,戴鋼盔老人經歷多次戰斗現在又為祖國奔赴疆場。作品構圖嚴謹、飽滿,充滿戰斗氣勢。是一座優秀的紀念性浮雕。 圖9~ll《大衛》米開朗基羅 《垂死的奴隸》(圖9—12)雕像塑造了一個年輕的奴隸,與其說是垂死的不如說是正在微睡的奴隸形象。線條柔美、表情安詳,呈現著夢幻般的平靜和陶醉。好像在嚴酷的折磨
相關閱讀: |